一、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1)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指的是不同物種之間因資源的競爭而產生的直接干擾。這種競爭可能包括物理碰撞、攻擊、侵入對方領域或阻礙對方的存取資源。換句話說,這是兩種或多種物種之間直接競爭資源的過程。

(2)Disruptive selection:

一種自然選擇的模式,擁有極端特徵的個體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成功機會,而中間特徵的個體則較少。這樣的選擇可以導致一個物種分成兩個或更多個互相區分的亞群體。

(3)Random distribution

指的是在一個區域內,物種個體或族群的分佈遵從隨機的、無規律的模式。這意味著沒有特定的模式、趨勢或聚集現象,每個個體或族群的分佈是獨立且隨機的。

(4)Dominant species

在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中,指的是一種物種相對於其他物種更具有影響力或優勢的物種。這種物種在資源的利用、空間的佔據以及與其他物種的競爭中佔有較為優越的地位。

(5)Cohort:

可以指一群具有相同出生年份的個體或生物,這些個體通常在同一時期面臨相似的環境和生存條件。此外,在生態學中,cohort也常用於表示同個物種中同一時期出生的個體群體。也就是說,這些個體在物種內的年齡結構中屬於同一組。

二、生物多樣性具有多重的價值,請說明保護、促進和管理豐富多樣的生物之原因。

保護、促進和管理豐富多樣的生物具有多個原因。首先,生物多樣性在生態系統的功能上起著關鍵作用。保持多樣性能夠提供更多的生態系統服務,如提供氧氣、水資源調節和土壤肥沃等。其次,生物多樣性對環境的冒險和壓力具有抵抗力。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存在多樣性的生物具有更大的機會適應和生存。此外,生物多樣性還具有醫藥和食物安全等人類利益方面的價值。因此,保護、促進和管理生物多樣性對於生態系統的健康和人類的福祉是至關重要的。

三、依族群生態學觀點,在適當環境及資源豐富時,生物族群的成長會遵循某些特定的數學模型發展;請寫出兩種可以表現這種特性的數學模型,並說明該模型各項參數所代表的意義。

根據族群生態學觀點,生物族群在適當環境和資源豐富時,其成長通常會遵循某些特定的數學模型。其中兩種常見的模型分別是指數模型和飽和模型。

指數模型描述了在資源充足情況下,生物族群以指數方式增長的趨勢。其數學形式為:dN/dt = rN,其中dN/dt表示時間上的族群增長率,r代表固定的每個個體的出生率減去每個個體的死亡率,N代表族群密度。

飽和模型則描述了當資源越來越有限時,生物族群增長率會逐漸減緩並趨於飽和的情況。其數學形式為:dN/dt = rN(1 - N/K),其中K代表環境支持的最大族群密度。

這些模型中的參數代表了不同的意義。r(增長率)代表了每個個體的出生率減去每個個體的死亡率,反映了族群的生育力和死亡率。K(環境容量)則代表了環境支撐的最大族群密度,反映了環境所能提供資源的限制。

四、水分可區分為有效水及無效水,請說明二者的意義,以及有效水與土壤質地的關係。

水分可以分為有效水和無效水,這兩者有著不同的意義。有效水是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水分,它能夠滲透到植物的根系帶並被植物吸收。無效水則指不能被植物利用的水分,例如土壤中過量的水分或過濾速度過快的水分。

有效水和土壤質地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土壤質地指的是土壤中不同顆粒的比例和結構。質地越粗糙的土壤,它的排水能力通常越好,有效水的含量也相對較低。反之,質地越細膩的土壤,它的排水能力較差,容易累積大量的有效水。

總的來說,有效水對於植物的生長和存活至關重要。土壤質地可以影響有效水的含量和植物的根系吸收能力。因此,在農業和生態系統管理中,適當地了解有效水和土壤質地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arrow
arrow

    o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