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2050年净零轉型路徑中,「自然碳匯」為關鍵戰略之一,森林碳匯扮演重要的角色,試述目前政府在推動森林碳匯之主要策略。

1. 擴大森林面積:政府積極進行造林與森林保育工作,以增加森林碳匯的容量。

2. 提升森林碳密度:政府透過科技支援,推動森林管理與經營技術的創新,以提高森林中儲存的碳量。

3. 促進森林碳封存:政府鼓勵森林擁有者參與碳封存計畫,將碳證書與森林保護、管理相連結,藉此獲得經濟回饋。

4. 推動樹木循環利用:政府鼓勵開發樹木循環利用技術,將森林產品進行再生與回收,以提高碳匯效益。

二、試述主要紙漿因原料、製程不同所造成的性質、優缺點與用途

1. 木漿:由木材經過機械或化學處理得到的紙漿。具有高延展性、柔軟度和耐久性,適用於製造高品質的紙張和包裝材料。然而,它的生產過程對環境影響較大。

2. 竹漿:由竹子製成的紙漿。具有高強度、彈性和耐磨性,適用於製造紙張、板材和紙盒。

3. 雜草漿:由農業副產品或野生植物製成的紙漿。具有節能和環保的特點,適用於製造紙張、包裝材料和餐具。

三、木質家具產品要得到良好的塗裝,對塗料須有基本的認識,請說明木材塗装的目的,並舉出常見木材塗料及其組成分與其應用上的特性。

1. 油漆:主要由顏料、溶劑和樹脂組成。具有防水和防腐的效果,適用於室內和室外木質家具。

2. 漆膠:由樹脂、溶劑和添加劑組成。具有防水、耐磨和保護木材的作用,通常用於木質地板和家具。

3. 擦拋漆:由天然樹脂和溶劑組成。具有透明、呈現木質紋理和增添質感的效果,常用於木質家具的表面處理。

4. 染料和染油:含有染料色素或色素粉末,用於改變木材的顏色。染油具有保護和增加木質紋理的作用,可用於家具和地板

四、木材運用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木材腐朽,試述木材腐朽的成因,並舉例說明常見的木材防腐施作方法

木材腐朽的成因有許多,以下為常見的幾個例子:

1. 生物因素:木材容易受到真菌、細菌和昆蟲的攻擊。這些生物會分解木材的纖維結構,從而導致腐朽。例如,真菌如褐腐真菌、白腐真菌等會分解木材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昆蟲如蠹蟲和白蟻可以直接咬食木材。

2. 環境因素:潮濕環境使得木材容易吸收水分,使其成為真菌和細菌生長的理想環境。此外,高溫和陽光照射也會引起木材的腐朽,因為它們會破壞木材的結構。

3. 化學因素:某些化學物質,如硫酸鹽和鹼性物質,可以造成木材的腐朽。例如,被浸泡在含有硫酸鹽的水中的木材容易腐蝕。

常見的木材防腐施作方法如下:

1. 壓力處理:將木材放入壓力鍋中,注入防腐劑,通過壓力使防腐劑進入木材的纖維結構。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木材的抗腐朽能力。

2. 表面塗層:在木材表面塗上防腐漆或塗料,形成保護層,阻隔水分和有害生物的侵入。這種方法不如壓力處理持久,但可以簡便地進行。

3. 熱處理:將木材加熱至高溫,使其中的水分蒸發並破壞有害生物的結構。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材中的水分,降低其受腐朽威脅的程度。

arrow
arrow

    o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